打好碧水保卫战是州生态环境局禄丰分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的年度履职目标,同时也是我县 “六城同创”的重要目标。作为禄丰县主要地表河流星宿江,承接着全县大部分工业污水、县城及9个乡镇的生活污水、农村面源的影响和污染,其污染防治的任务重、难度大,是我县打好碧水保卫战的主战场,也是通过“六城同创”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禄丰美丽宜居环境,把禄丰建设成为“滇中水乡、温泉之都、文化龙城、康养福地”的重要一环。
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开展以来,州生态环境局禄丰分局紧紧围绕追标兵、树标杆和担当履职目标等大比拼活动内容,加大对星宿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控,通过系统地分析水质监测数据,全面掌握水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查找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对症施策。星宿江水文站断面是我县境内星宿江流域唯一的由国家考核的国控断面,其水质好坏代表着星宿舍江流域水质的好坏。今年2月,水文站断面水质类别下降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劣V 类,低于国家考核目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面对这一情况,州生态环境局禄丰分局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要求和目标任务,主动作为,及时派出环境监测、监察人员对水文站上游东河、西河、南河逐河逐段进行排查和取样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河汇入水文站的水质为劣V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与水文站断面主要污染指标一致,东河和西河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同一现象。说明由于县城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导致县城区雨污不分,大量生活污水混排河道,水文站断面所设置的监测点位位置特殊,水流存在回水流速较缓,致使污染物扩散较慢而沉积等因素是导致水文站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
县人民政府在接到州生态环境局禄丰分局报告后高度重视,县长于2019年3月20日现场查勘后做出批示,分管副县长多次召集州生态环境局禄丰分局、水务等多部门进行联合实地查看,最终在东河发现5个入河雨污混排口,南河发现5个入河雨污混排口,西河发现2个入河雨污混排口和一处河道内养殖鸭子等14个影响水质的问题。通过对这12个入河混排口的水质进行的多次取样监测,结果显示12个入河混排口的氨氮浓度均较高,对下游水文站的水质影响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县人民政府要求各部门按职责认真制定整治措施,扎实抓好整治工作,确保水文站水质下降的问题得到解决。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通过州生态环境局禄丰分局、住建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采取了截污截流、对倒洪渠井内的污水进行抽排、对井内污泥进行清理、疏通倒洪管、封堵倒洪渠预留口等工程措施,将12个雨污混排口内的污水并入城市污水管网;县水务部门实施河道疏堵工程,解决水文站附近存在回水现象的问题,增加河道水体流动性,改善河道水质;金山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对河道内养鸭的问题进行了清理整顿。随着各项整治工作的推进,水文站断面的水质已经有所回升,5月、6月水质类别上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状况良好,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努力践行实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打赢碧水保卫战的根本保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长期困绕禄丰优美生态环境的环境顽疾问题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中将等到根本的解决。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大投入,积极申报县城区污水管网建设类项目,进一步完善县城污水管网建设,同时认真加大对东河、西河、南河的巡查力度,并按照“一河一策”方案要求,坚持源头治理与重点整治相结合,突出抓好河岸整治、河道清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切实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污水排放等治理力度,尤其是着力加大县城区周边村庄的人居环境改善力度,坚决杜绝生活类污水排入河流,从而进一步改善东河、西河、南河等各条河流水生态环境。为保证为美丽县城建设、打造滇中水乡中的人工湖、星宿公园等水体景观提供符合标准的良好的景观用水,州生态环境局禄丰分局将继续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重点打击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好禄丰的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