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关于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2号建议的答复

  •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
  • 1153230001516792XM-/2024-0924023
  • 2024-09-20 14:35:20

关于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2号建议的答复

李世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请求加大青山嘴水库水源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的建议》(第212号)已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你的建议交办后,州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及时与州水务局和楚雄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研究,对近年来水库及上游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行了实地调研。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关于“州人民政府及环保部门给予重点关心支持,确保州府群众饮水安全及产业提速扩量”的建议,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青山嘴水库近五年来,水质均达到或优于Ш类,水生态环境质量趋于稳定,饮水安全能够得到保证,水库蓄水量能保障饮水安全及产业发展需求。

三、对建议内容的答复

关于“加大青山嘴水库水源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抓实源头管控,确保来水达标。

1.紧盯上游治理,夯实治污基础。2019年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000万开展南华县毛板桥水库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能力600m3/d的污水处理站一套,新建DN400污水主管3624m,新建配套排水检查井136座、沉泥井68座,有效改善了毛板桥水库水质,水质从2021年的Ⅲ类,提升到现在的Ⅱ类,近两年水质稳定在Ⅱ类,水质状况优。争取资金1000万,开展南华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1.5万m3/d,采用“AO+MBR膜污水处理工艺”,将出水水质标准由一级B标提高到一级A标,部分指标达到Ⅲ类。争取资金1644万,开展南华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老厂河水库、兴隆坝水库、龙山水库环境整治工程,完善了水库周边村子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库尾湿地建设工程、一级保护区隔离工程及水源地监控系统建设工程,有力提升了饮用水源地水质,近五年来,三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Ш类,达标率100%。

2.控源截污,推进龙川江南华段综合整治。一是紧盯污水、垃圾、农业面源等污染源,持续加大截污治污项目实施力度,南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流域南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南华县龙川江流域沙桥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工程、龙川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一批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二是开展城中村污水治理,实施截污管网建设,投资3600余万元,共改造建设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47公里,涉及南华县城6个社区36个村组3198户。困扰6个社区由来已久的因排污困难导致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三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整治。以龙川江沿岸示范点整治提升村庄为依托,以污水收集、户厕改造、垃圾处置为重点,以13个村(社区)141个村(居)民小组7690户村村达标、户户达标为目标。创新“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乡镇主推、村委主责、群众主体”五方联动工作机制,采取“政策引导、资金补助、规范标准”方式,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1245座、拆除510座,实现户厕改造全覆盖;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按照户均补助1000元,采取新建氧化塘、管网收集和农村户厕改造处理后还田利用等方式,彻底解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现象,全面实现污水还田综合利用;采取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新建垃圾收集池45座,配置垃圾清运车3台,配置垃圾箱146个,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四是启动楚雄州乡村振兴万亩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加快龙川江沿岸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2024年计划在南华、楚雄等龙川江沿岸种植水稻6000亩、玉米4300亩,截至目前完成秧苗栽插3100亩、玉米播种4300亩。五是抓水生态修复。聚焦河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林地修复、矿山修复等,2024年以来,南华县毛板桥水库生态综合治理与清淤增效工程、观音洞闸除险加固工程、康武坝闸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南华县老厂河水库进入省级绿美河湖标杆公示名单。截至目前,青山嘴水库流域流域共建成青山嘴水库等省级美丽河湖2个、兴隆坝水库等州级美丽河湖8个。通过综合整治,龙川江小天城断面水质连续两年为Ш类,水质状况良好。

(二)紧盯库区治理重点,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抓库区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整治。以青山嘴水库周边整治为重点,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水库涉及楚雄市3个镇11个行政村141个自然村7883户31405人,自然村治理率达100%,2个村纳入集镇污水处理厂、64个村建设资源化利用设施、75个村污水得到有效管控。涉及南华县4个乡镇27个村(社区)145个自然村,10788户45451人,完成141个自然村10447户44090人的污水治理,自然村治理率达97.2%。二是科学调蓄。结合气候特点和水库功能进行科学调蓄,按照“先蓄后排”的原则,在完成蓄水任务的同时,逐步进行底层水体置换,2024年7月9日—12日,通过泄洪洞置换底层水405万方。三是抓环境治理。制定了《青山嘴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定期对水面和消落区垃圾进行打捞,对毛菇山、环库公路沿线垃圾进行清理外运,有效减少了垃圾对水库水体的污染,2024年共打捞水面垃圾600余吨,清除环库路、水库消落区白色垃圾30吨。四是湿地净化。全面加强库区人工湿地运行管理,通过三级表流净化,每年处理上游来水400余万立方米,较好地发挥人工湿地功能,提升水库自净和生态修复能力。五是投放菌剂。邀请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楚雄师范学院等部门专家对青山嘴水库水质进行综合会诊,采用生物防治措施,2024年向水库水体中投放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20吨,阻断藻类滋生,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水质不断改善提升。六是以鱼控藻。根据《青山嘴水库科学养鱼改善水质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实施科学养鱼,有效控制蓝绿藻和浮游生物生长,削减水体中的氮磷负荷。七是生态修复。做好水库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库区森林保护和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共实施封山育林9期2718亩,2023—2024年协调州市义务植树项目在库区实施,共在库区植树438亩。八是强化宣传教育。对库区群众开展“一法三条例”的宣传贯彻,深入库周165养殖户家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660人次。

(三)规范水源地管理,推进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2023年7月由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楚雄市分局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对青山嘴水库划定为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水量、水质状况、环境管理状况调查,确定了划定技术方案,2024年7月10日根据专家论证意见积极到省生态环境厅汇报对接修改完善事项,召开青山嘴水库饮用水源地划定推进会议,征求了相关州级部门和涉及县市政府的意见建议,现已通过了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正在开展风险评估,后续开展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策程序后由州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四、下步工作

(一)按时上报饮用水源地划定材料。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保护区划定有关资料,按时限要求上报饮用水源地划定材料,我局在接到材料的第一时间开展审查和拟定划定方案请示,及时报州政府审核后上报至省政府。

(二)积极谋划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项目。在饮用水源地划定后,围绕青山嘴水库水源地保护重点,从保护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等多方面多渠道开展项目筹融资,积极向上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资金,围绕提升污染治理能力,按照水源地保护“划、立、治”要求,积极包装项目入库,夯实项目储备。

(三)持续强化水库水生态环境治理。以龙川江三年整治工作方案为抓手,细化目标任务,强化部门联动,以青山嘴水库径流区为重点,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绿色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削减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做到源头管控。坚持“严查处、零容忍”的态度,全面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管执法,以改善青山嘴水库水生态环境为重点,不断压实河湖长制工作责任,结合双随机检查、突击检查、日常巡查等方式,用铁腕手段严厉查处水源地周边违法排污案件,用最硬的作风、最实的举措、最大的努力,保障青山嘴水库水质持续向好。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