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林业资源深加工开发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楚雄州双柏县城工业园区云南森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
建设单位:云南森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云南阔绿环保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在原厂区内改扩建,建设①年产4500吨松节油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生产线,产品包括:600吨/年蒎烯(包含α-蒎烯、β-蒎烯)、50吨/年α-松油烯、300吨/年γ-松油烯、300吨/年异松油烯、100吨/年1,4-桉叶素、300吨/年双戊烯、30吨/年葑醇、100吨/年龙脑、500吨/年松油、2000吨/年松油醇、20吨/年桧烯、200吨/年伞花烃;②建设1条植物精油连续提取生产线,年处理100000吨天然香料枝叶,可用于连续提取精油产品澳洲茶树(互叶百千层)油、桉叶油;③植物精油加工生产线,精油产品包括:1000吨/年澳洲茶树(互叶白千层)油、50吨/年冬青油、100吨/年山苍子油、100吨/年香茅油、20吨/年桂油、50吨/年生姜油、200吨/年八角茴油、20吨/年香叶油;④中药植物药(桉叶油)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⑤植物源生物农药及植物源农药助剂生产线;⑥桉叶油精深加工技术改造及产品优化升级;⑦产品研发中心综合楼。
(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锅炉配套有1套除尘措施及1根40m高的烟囱,锅炉废气经旋风分离器(除尘效率60%)+一次水膜除尘(除尘效率87%)+二次烟囱水膜除尘(除尘效率87%)设施处理后,排放量为8491.77万Nm3/a,烟尘排放量3.31t/a,排放浓度39.02mg/Nm3;SO2排放量15.87t/a,排放浓度186.89mg/Nm3;NOx排放量13.22t/a,排放浓度155.67mg/Nm3,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经预测,锅炉废气在治理设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有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点距离排气筒1534.0m,NOx最大落地浓度为15.3728μg/m3,占标率为6.1491%;SO2最大落地浓度为18.4641μg/m3,占标率为3.6928%;TSP最大落地浓度为3.8432μg/m3,占标率为0.4270%。
项目在精馏装置末端设置真空循环冷却塔对塔顶不凝气进行处理,精馏装置塔顶不凝气的排放量为0.528t/a,通过8m高排气筒排放;在包装车间设置引风机将包装车间内挥发物引至尾气洗涤塔洗涤处理,包装车间挥发物排放量为0.284t/a,通过8m高排气筒排放。经预测,在精馏装置末端真空循环冷却塔、产品包装车间尾气洗涤塔正常工作情况下,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最大落地点距离车间96.0m,最大落地浓度为34.4910μg/m3,占标率为1.7246%。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汽车尾气通过自然扩散,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营运期生活废水及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规模及工艺能满足废水处理要求,经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双柏县污水处理厂,对周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影响结论
项目区处于裂隙水分布区,在项目建设及运营期废水得到妥善处置,地面采取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废水发生渗漏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植物精油原料、H2SO4、NaOH贮存于储罐内,产品采用铁桶包装,废机油收集于废机油桶内,暂存于危废暂存间,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泄漏,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项目在原厂区内改扩建,原项目已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改扩建工程对渣叶堆场、污水收集管道、污水处理站进行重点防渗,其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低于6m厚、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储罐区、产品堆存区、危废暂存间一般防渗,防渗性能不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其他区域一般防渗。
项目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对储罐区、产品堆存区、危废暂存间、渣叶堆场、污水收集管道、污水处理站等区域的检查,定期检查各区域防渗层的情况,防止防渗层发生破裂或开裂,丧失防渗效果,造成废水发生渗漏对地下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4)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周边均为林产品加工企业,200m内无声环境敏感点。通过采取高噪设备置于室内、基础减振及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及4类标准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
叶渣暂存于叶渣场用作生物质锅炉燃料,剩余的出售给生物质燃料厂;锅炉灰渣、旋风除尘器收尘及水膜除尘污泥统一收集后,由当地村民运走作为农肥使用;破损包装桶集中收集后由厂家回收;实验室手套、标准样品的包装瓶等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生活垃圾通过生活垃圾收集桶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机修产生的废机油集中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清运处置。项目固废处置率100%。
(6)土壤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在原厂区内改扩建,厂区各车间分区防渗,储罐区、污水收集管道、污水处理站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m,渗透系数K≤1.0×10-7cm/s;渣叶堆场、产品堆存区、危废暂存间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其他区域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根据土壤现状监测,项目占地范围内的柱状样土壤质量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标准,土壤质量良好,现有的防护措施满足土壤防治要求,评价范围内的表层样土壤质量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
公众意见调查
建设项目受到群众及社会团体的支持,认为项目建设可行,支持项目建设。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电话 0878-3024147 传真 0878-301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