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4月3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8-3024147、0878-6160885(州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传 真:0878-6160885
通讯地址:楚雄州楚雄市永安路696号楚雄州政务服务中心三楼C区11号环保部门窗口
邮 编:675000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年存栏2400头能繁母猪养殖基地改扩建建设项目
|
禄丰市仁兴镇大猪街社区仁兴村
|
金航辰楚雄种猪养殖有限公司
|
云南卓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占地面积25840m2,建筑面积12306m2。原有项目环评登记表阶段,项目占地登记为18280m2。根据建设单位最新的设施农用地备案,项目用地面积为25840m2。主要原因为环评登记表阶段登记的项目占地面积与原项目实际占地面积不一致导致,经核实,本次改扩建,项目实际未新增用地。
|
本工程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期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扬尘、施工噪声、生活垃圾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行期主要管理人员生活污水、垃圾等的影响。
1、大气防治措施
施工期:
(1)开挖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材料等物料统一收集和存放,采取篷布覆盖。
(2)对开挖等作业面进行洒水降尘。
(3)装运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采用篷布覆盖。
运营期:
(1)已建环保措施
①猪舍安装换气风组,加强对猪舍内部和猪舍底部粪尿收集池通风;
②厨房内设置1台抽油烟机,厨房油烟经抽油烟机抽吸后通过高于食堂楼顶1.5m排气筒外排。
(2)环评新增环保措施
①污水处理站恶臭:厌氧处理阶段配套设置沼气收集、净化处理设施,废水处理区周围加强绿化,恶臭散逸口附近加强生物除臭剂的喷洒。
②猪舍恶臭:采用合理设计日粮(添加益生菌和EM活菌剂)以及喷洒微生物除臭剂(万洁芬)以及猪舍周边种植绿化树等措施进行除臭。
③堆粪棚恶臭:堆粪棚为三面围挡,搭建顶棚,并定期喷洒微生物除臭剂,同时在堆粪过程喷洒肥料发酵菌剂以加快堆粪棚内粪渣的腐熟程度,降低恶臭产生量;
④项目内采用人工喷雾器进行喷洒生物除臭剂,每天沿猪舍、污粪处理区、堆肥间等厂区内恶臭产生点,沿路喷洒生物除臭剂,一天不少于4~5次。夏季等高温天气应视情况增加喷洒频次。
⑤污水处理站黑膜沼气池产生的沼气,配套设置有沼气净化装置,采用脱水脱硫罐净化沼气,沼气净化后拟采用15m3/h的沼气火炬点燃,燃烧废气经5m高排气筒排放。
2、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
(1)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现有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2)设置1个5m3的施工废水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项目施工场地内施工过程或洒水降尘用水不外排。
运营期: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已建成污水治理措施
①项目区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厂房周围的雨水沟汇集后排出厂外。
②1个20m3的化粪池用于处理生活污水。
③粪尿收集池:每栋猪舍地面设置全漏粪地板,漏粪地板下方建设粪尿收集池,其中:1#猪舍底部建设2个粪尿收集池,容积分别为220.8m3和169.28m3,2#猪舍底部建设2个粪尿收集池,容积分别为196.8m3和157.44m3,后备保育舍底部建设2个粪尿收集池,容积分别为65.28m3和81.6m3。
(2)环评提出的整改措施
①建设1个0.2m3的隔油池。
②建设1个初期雨水收集池(规模46m3),初期雨水沉淀处理后用于晴天场区洒水,收集前15min废水量。
③堆粪棚设置渗滤液收集沟,渗滤液直接经过渗滤液收集沟进入污水处理站。
④清粪方式改为干清粪工艺:尿液、粪便经过粪尿收集池收集后,通过PVC管道泵至固液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排污管道为封闭式管道,日产日清。
⑤项目区养殖废水处理流程最终为:“粪尿收集池+固液分离+水解酸化池+黑膜沼气池+二级AO+芬顿反应+沉淀+脱色、消毒+出水暂存池”,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m3/d,黑膜沼气池容积为800m3,满足30d的发酵时间要求,水解酸化池容积为50m3,水力停留时间可满足本项目24h的最大废水量。
⑥将原有项目的集粪池改建为1#出水暂存池,容积600m3。新建1个1200m3的2#出水暂存池,紧邻污水处理站西北侧,2个出水暂存池均搭建顶棚,防止雨水进入。
⑦应制定详细的《废水还田利用实施方案》,并配置相应人员以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废水还田方案应明确以下内容:
a)与废水回用单位禄丰丰品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做好提前沟通,明确灌溉时间周期情况,用水量等信息,做到有序安排,根据需求量提前调配好运输车辆,并按照登记数量清运至农田,可合理利用田间自建的密闭式储粪(液)池等设施来协调灌溉施用高峰期清运要求。
b)不得随意处置废水。
c)各批次废水应如实记录还田产生量、运出数量、日期,建设单位应定期跟踪废水还田去向,进行全程监督管控,以确保废水综合还田。
d)应督促废水转运单位落实好转运过程的风险控制措施,液肥采用密闭罐车运输,禁止运输过程的跑冒滴漏行为,并应按照指定路线运输。
e)有关的管理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3、噪声控制措施
①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减少工程建设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②禁止夜间施工。
③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
④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
⑤考虑到建筑材料运输时车辆噪声可能影响到附近居民,在运输车辆途经村庄时应减速慢行,减少鸣笛;物料进场要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进场影响居民休息。
运营期:
(1)已配套的噪声防治措施
①选择低噪声设备、对管道采用柔性连接等。
②项目场界四周均设有围墙,通过墙体阻隔进行降噪。
(2)新增的噪声防治措施
①新增设备选型低噪声设备,对固液分离机、水泵设备安装减振垫进行设备基础减振处理,且高噪声设备位于密闭房间内。
②优化设备平面布置,噪声设备与厂界有一定距离;加强绿化;通过距离及绿化吸收实现噪声衰减。
③为减少猪叫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猪饮食结构和时间,避免因饥饿或口渴而发出叫声;同时应减少外界噪声等对猪群的干扰,避免因惊吓而产生不安,使猪只保持安定平和的气氛,以缓解猪只的不安情绪。
④在场区周围及场内加强绿化,充分利用建筑的边角、场地外边坡等空隙土地及不规则土地进行绿化。
⑤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强减振等措施检查维护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施工期:
(1)项目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填,无弃渣产生。
(2)建筑垃圾按照住建部门要求处置。
(3)生活垃圾清运至项目区附近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置。
运营期:
(1)已配套的固废处置措施
①建有1个堆粪棚(规模160m2),暂未进行发酵堆肥,同时配置1台固液分离机,暂未投入使用。
②废弃包装材料统一收集定期外卖给废品站;生活垃圾经垃圾桶统一收集后,定期清运至附近生活垃圾收集点集中处置。
③病死猪、分娩废物委托禄丰侨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场清运处置,并在厂内建设30m3的冰柜,用于临时暂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死猪及分娩固废。
(2)环评提出的固废处置措施
①粪尿收集池粪污先进入固液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废液进入污水处理站,固废进入堆粪棚发酵,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抽送至固液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后输送至堆粪棚与饲料残渣、化粪池污泥一并进行高温发酵堆肥,堆肥发酵后腐熟物外售云南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有机肥生产基料。堆粪棚建设渗滤液收集管道,渗滤液直接通过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站,不再建设渗滤液收集池,同时按环评要求进行围挡,并进行重点防渗,防渗要求: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②食堂设置泔水收集桶,用于收集厨房产生的泔水,泔水收集后按照相关部门相关规定处置。
③设置废油脂收集桶,用于收集隔油池隔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油脂,收集后按照住建部门相关规定处置。
④沼气脱硫剂采用氧化铁脱硫,吸附H2S后的废脱硫剂更换后由厂家回收再利用。
⑤废机油采用专用容器密闭盛装,暂存在危废暂存间,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处置。危废暂存间按要求进行重点防渗处理。
⑥猪群免疫接种、疾病治疗等过程中产生的防疫废物经专用收集桶收集后,暂存于项目区内防疫废物暂存间(规模2m2),按照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5、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施工不涉及新增占地,仅在项目区内进行施工,且施工工程简单,工期较短,对项目区周边生态影响较小,本次环评针对施工期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1)黑膜沼气池、出水暂存池等建设过程开挖的表土等土石方在项目区内单独堆放,并加强表土堆存防护及管理,确保有效回用,表土堆存区域建设截排水沟及防护措施,防止造成厂区内水土流失;
(2)土方工程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土方工程时,要注意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合理调配土石方,尽量做到移挖作填,减少水土流失。
(3)造成地表植被破坏的,提出对应的植被恢复措施,优先选用原生表土和选用乡土物种,防止外来生物入侵。
(4)施工期间要求文明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
6、土壤和地下水防治措施
对土壤提出源头控制措施和过程防控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项目按照分区防控进行防渗进行整改,在采取分区防渗建设后,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能有效防止废水渗透进入土壤中。运行期通过加强维护、管理,废水发生渗漏的可能性极小。同时加强对废水处理设施的检修,对场区内的粪污及时清运。
项目建成运营后建立运营期土壤污染监控计划,要求在消纳区设置2个土壤跟踪监测点,每5年开展1次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若发现土壤指标异常,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提出以下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如下:
在项目区黑膜沼气池和污水处理站所在区域下游厂界25m处设置1个地下水跟踪监测井Z1;在项目区地下水流向下游(厂区大门南侧)设置1个地下水跟踪监测点Z2。按照自行监测计划,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监测,并将每次的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统计、整理,并将每次的监测结果与相关标准及历史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地下水水质各项指标的变化。在日常例行监测中,一旦发现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异常,应尽快核查数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并将核查过的监测数据报告建设单位环保部门,由专人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核实,并密切关注生产设施的运行情况,为防止地下水污染采取措施提供正确的依据。
应急处置措施
(1)项目防渗层或污废水输送管道等出现破损或破裂时,应及时对其进行修补,避免污废水发生渗漏。
(2)运营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巡视,定期进行维护,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发生事故排放。
7、环境监测
提出了施工期与运行期的环境监测及要求。
8、公众参与情况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征求意见稿公示。本次公示分别为现场公示、报纸公示和网站公示。现场公示期限为2024年12月06日~2024年12月19日,共计10个工作日,公示地点为仁兴镇人民政府、仁兴镇大猪街社区委会公告栏;网站公示期限为2024年12月06日~2024年12月19日,共计10个工作日,公示网站为“禄丰市人民政府”网站;公示报纸为楚雄日报,发布时间为2024年12月11日、2024年12月11日。公示期限内未收到公众提交反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