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禄丰市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拟审查公示

  •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
  • 1153230001516792XM-/2025-0320002
  • 2025-03-17 09:06:53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关于禄丰市全钒液流储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8-3024177、0878-6160885(楚雄州政务中心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楚雄市北浦路118号楚雄州生态环境局

传真:0878-3017979   邮编:675000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禄丰市全钒液流储能项目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金山镇黑泥桥处

金江能源开发(禄丰)有限公司

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100MW/4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配套建设1座220kV升压站,本期配置1台120MVA主变。项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共由20套5MW/2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单元组成,每套5MW/2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单元由9套功率仓(电堆预制舱)、18套容量预制舱、1套储能变流一体机预制舱组成。

 

一、施工期

1、生态保护措施

(1)施工禁止超计划占地,尽可能少占植被。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2)施工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3)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4)严格执行《禄丰市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做好表土临时堆存及利用。(5)按现行法律法规依法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后合法使用。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工地厂界设置不低于2.5m的遮挡围墙。(2)实行硬地坪施工,工地出入口5m内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设施。(3)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4)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

3.水污染防治措施

(1)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现场,不外排。(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用地施肥,不外排。(3)雨水径流经临时排水沟收集汇入雨水沉淀池沉淀后晴天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选择低噪声工程设备,并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2)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机械同时使用的频次,尽可能采用交互作业,减少施工时间。施工期间禁止在夜间(22时至次日6时)进行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混凝土浇灌、桩基冲孔、钻孔桩成型等生产工艺需要连续作业的除外。确需夜间施工的,须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周边居民。(3)运输车辆在通过村庄路段时要减慢车速,禁止鸣笛,同时禁止在夜间运输材料。(4)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做好项目区内土石方调运平衡;剥离表土堆存于临时表土堆场,后续作为绿化覆土使用。(2)项目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外售相应收购商,不可回收部分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置。(3)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4)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迹地清理工作,严禁施工现场有遗留固体废物。

二、运营期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综合楼食堂油烟经抽油烟机收集后引至楼顶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雨污分流,雨水经收集后排出站外。(2)食堂含油废水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共同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标准后回用于站区绿化。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建设单位在招标选择设备时,采取尽量选用低噪设备的原则进行设备选购,从源头控制噪声污染。(2)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对主变压器采取设置减震垫等措施,对噪声污染进行防控。

(3)定期检修、保障各类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合理布置站内设备。

(4)升压站内导体的截面和分裂型式的选择应考虑对电晕可听噪声的控制;根据不同的安装及使用条件选择合理的金具设计和制造方案,控制其表面最大场强分布,降低其电晕噪声水平。一般情况下,导体、金具表面工作电场强度不宜大于其表面起晕电场强度的85%。

4.电磁污染防治措施

(1)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云南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要求,变电站围墙外延伸3米所形成的区域为安全防护距离,应严格按照《云南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要求进行保护。(2)储能电站内电气设备采取集中布置方式,在设计中按有关规程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过电压、电磁感应场强水平的措施,如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之间的电气安全距离,选用具有低辐射、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选用带屏蔽层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等,将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磁环境影响。(3)站内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强度。(4)合理选用各种电气设备及金属配件(如保护环、垫片、接头等),以减少高电位梯度点引起的放电;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尽量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配备带盖密闭垃圾箱,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2)项目食堂隔油池废油采用专用收集容器单独收集和存放,不能同生活垃圾混装和直接排放、随意丢弃,委托餐厨垃圾经营管理单位收集、运输、处理。(3)化粪池污泥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掏后清运及处置。(4)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泥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掏后清运及处置。(5)项目使用全钒液流电池,当储能电池中的电解液不满足运行要求时,由储能电池生产厂家回收。废电解液由储能电池生产厂家回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运走并进行规范处置,不在站内暂存。(6)废铅酸蓄电池、变压器事故油等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间,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项目区内设置危废间,建筑面积为39.06m2,框架结构。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并配设醒目的警示标识。做好危险废物转移台账记录和管理制度。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协议。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综合楼附近、项目区西侧防护绿地进行绿化。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变压器事故油池、危废间防渗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设计建设:即: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其中变压器事故油池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外侧刷防水砂浆和用环氧树脂进行防渗。做好危废间地面及墙面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并涂刷环氧树脂进行防渗。(2)主变底部建设一个8.5m3贮油坑,坑底设有排油管,将变压器事故油排至设于变压器附近的事故油池中。(3)当储液罐发生故障时存在泄漏风险,在每个容量预制舱内设漏液箱(共4个),每个漏液箱安装一个漏液检测器。当发生储液罐泄漏后可有效将漏液收集至漏液箱内,不会流出罐外,收集后经维修人员维修后可继续回收利用。(4)为避免极端情况下,产生氢气在箱内聚集,在容量预制舱内设置氢气探测器。(5)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