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楚雄州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全州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管控)工作会。州生态环境局分管副局长、州局相关科室、县市分局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参会。会议特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现场授课指导,为全州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专家赋能,把脉定向。会议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在会上详细解读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下步工作建议;省环科院专家则立足楚雄实际,结合县市治理现状和问题,提出"分类施策 重点实施"的整州推进全域治理思路,将十县市分为“攻坚县”、“补短县”、“整改县”、“优化县”四个类型开展攻坚和质量提升,确保到2027年底行政村、自然村治理率和农户治理(管控)率均达100%,实现全域治理(管控)。专题辅导结束后,专家与分局人员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技术、设施运维资金筹措等议题展开座谈交流,现场答疑解惑。
高位统筹,精准落子。副局长杨金祥在工作部署中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明确2025年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突破90%以上的硬指标。要求以"三抓三强"为抓手:抓规划强引领,加快编制全域治理实施方案;抓示范强带动,年内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20%;抓机制强保障,建立"州级督导、县级主责、镇村落实"三级责任体系,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收费运行机制,创新“问效于农”的运行考核模式,确保治理成效可持续。
绿色筑基,振兴提速。通过发动群众共建共管、整合专家智库资源、压实属地责任、拓宽资金渠道,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年内计划新增完成2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已完成治理中成效不明显的30%自然村开展提质增效,完成11座设施问题整改,为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筑牢生态基底。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楚雄州正以农村环境整治“小切口”做好乡村环境改善“大文章”,奋力书写美丽乡村建设彝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