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华能元谋虎溪村光伏电站项目110千伏站点联络线线路工程拟审查公示

  •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
  • 1153230001516792XM-/2025-0523007
  • 2025-05-19 15:40:22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华能元谋虎溪村光伏电站项目110千伏站点联络线线路工程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物茂乡

华能新能源(元谋)有限公司

云南纳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华能元谋虎溪村光伏电站 110kV 联络线工程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乡,项目起点位于虎溪村110kv升压站(已建),坐标:东经101°44'43.329",北纬25°54'46.860",终点位于多竹箐220kv升压站(已建),坐标:东经101°45'40.272",北纬25°51'30.068"本工程新建110kV输电线路由110kV虎溪升压站110kV南侧出线后向东南出线,于JN01-JN02之间跨越10kV鲊线、回塘小河、回塘村公路,JN02右转向西南光伏厂区之间走线,在JN11左转向东南光伏厂区之间走线,在JN17右转向西南走线,最终进入220kV多竹箐升压站北侧的110kV侧构架。线路路径长度6.95km,新建塔基20基,全程单回路架设。线路沿线地形主要为山地,沿线植被主要为荒草地和灌木林。

一.施工期主要影响及措施

1、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占地、水土流失及施工活动对植被度、区域内野生动物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1土地占用保护措施

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开挖量,输电线路施工限制在事先划定的施工区内。优化塔基布置,输电线路塔基尽量避开农田、耕地,减少对农业耕作的影响。优化施工方案,必要时用彩条布、钢板等隔离,减少对农田、耕地的耕作层土壤的扰动和破坏。④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及早清理施工现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⑤施工临时道路尽可能利用机耕路、林区小路等现有道路。

2植被保护措施

输电线路塔基施工时,建设单位划定施工活动范围,避免对周边区域植被造成破坏塔基施工开挖时分层开挖,分层堆放,注意表土保护。对线路沿线经过的林带,采取高跨方式通过,减少对线路走廊下方植被的破坏。施工结束后,清理施工场地,及时清理残留在原场地的混凝土、土石方,并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复耕或进行植被恢复。输电线路无法避让集中林区时,采取控制导线高度设计,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施工期临时用地进行永临结合,优先利用荒地、劣地。施工占用耕地、林地,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和回填利用

3动物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严禁出现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采用低噪声的机械等施工设备,禁止随意大声喧哗等高噪声的活动,减少施工活动噪声对野生动物的驱赶效应。尽量利用原有田间道路、机耕路等现有道路作为施工道路,减小施工道路开辟对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破坏范围和强度。施工结束后,对施工扰动区域及临时占地区域进行原生态恢复,恢复野生动物生境。在施工区内设置保护动物的警示牌,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项目区施工中的动物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4)水土保持措施

输电线路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塔基基础,在山丘区应采用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高基础设计,减少土石方开挖。

2、噪声

输电线路施工期在杆塔基础开挖时挖土填方、基础施工等阶段中,主要噪声源有挖掘机、吊装机、汽车等,这些施工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另外,在架线过程中,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

措施:(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2)施工单位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

3、废气

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输电线路土建施工的场地平整、基础等土石方工程、设备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道路扬尘等。

措施:(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2)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等要合理堆放,定期清运。(3)车辆运输线路施工产生的多余土方或散体材料时,进行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控制扬尘污染。(4)加强了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5)输电线路附近的道路在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临时堆土应及时苫盖,干燥天气下易起尘的裸露土地及时洒水抑尘。

4固废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回填余土及少量混凝土残渣等建筑垃圾等;以及施工人员的少量生活垃圾。

项目开挖土石方全部在项目区内综合利用,无余方产生。项目建筑垃圾拟采取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外售相应收购商,不可回收部分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置。项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采取定点存放、及时收集,定期运至附近村庄的垃圾收集站进行统一处置。

5废水

本项目施工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少量施工废水。

本项目施工时间较短,土石方工程量小,施工机械设备基本不需清洗,无相关清洗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雨水冲刷开挖土方及裸露场地形成的高浊度雨水及少量混凝土养护废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已有的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施工废水经临时沉砂池处理后直接回用于场内施工过程、场地洒水降尘等施工环节,不外排。

二、运营期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

根据本项目产污节点分析,输电线路工程运营期只是进行电能电压的转变和电能的输送,其产生的污染影响因子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以及噪声、生态影响等。

1、生态环境

项目永久占用的自然植被将永久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由林地、灌丛、草地转变为输电线路设施用地,临时占用的自然植被在竣工后将成为施工迹地,通过自然演替或者人工恢复,可以逐渐恢复成次生植被。项目占地面积很小,这种影响也较小。另外,输电线路对陆栖脊椎动物生境存在一定的分割,整体来说项目穿越自然植被的长度较短,这种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措施:1)强化对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2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对施工便道、牵张场等区域内破坏的植被进行植被恢复3)定期对线路沿线生态保护和防护措施及设施进行检查。4)严格按规范修剪线下树木,严禁过度砍伐和滥砍滥伐

2电磁环境

根据调查,本项目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根据预测,本工程投运后,本项目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3、噪声

根据类比分析,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线路附近区域的噪声水平基本维持现状,并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要求,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

4、固体废物

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将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更换,会产生一定量的电气设备零件、绝缘子等金具等废旧材料。

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产生的固废主要是铁质、钢质及绝缘材料的零部件,这些废弃物均可回收,集中收集后外售给废旧资源回收中心回收利用,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