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楚雄市200MW共享储能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8-3024177、0878-6160885(楚雄州政务中心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楚雄市北浦路118号楚雄州生态环境局
传真:0878-3017979 邮编:675000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楚雄市200MW共享储能建设项目 |
云南省楚雄市吕合镇太乙村小庙山 |
华能澜沧江(楚雄)新能源有限公司 |
云南天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拟占地面积约4.26hm2。建设220kV升压站一座、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共有40个储能单元构成(磷酸铁锂)),每个储能单元容量为5MW/10MWh,将上述储能单元划分为8个储能子系统,其中,每套储能子系统由5个储能单元构成,容量为25MW/50MWh;每个储能子系统经35kV电缆连接至储能升压站35kV母线。)、生活楼、附属用房、危废品库、一体化消防泵站等内容。 |
一、施工期 1、生态保护措施 (1)储能电站施工前设置临时拦挡,限制施工活动范围,避免施工开挖土石方覆压周围农作物和植被;施工道路应充分利用周边现有交通道路,避免开辟新的施工道路,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动植物造成碾压和破坏; (2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表士的集中堆存和保护,并要求完工后及时利用原表土对施工造成的裸露面进行覆土; (3)储能电站站区的场平活动应位于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设置临时拦挡,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避免施工开挖土石方覆压周围农作物和植被; (4)施工结束后,由施工单位负责及时清理现场,使之尽快恢复原状,将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开挖表土在指定弃土堆放处堆放,采取临时防护; (2)加强施工场地及进站道路的路面洒水降尘; (3)运输物料的车辆进行覆盖,避免行驶过程中产生扬尘; (4)在施工场四周地设立临时围挡; (5)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 (6)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 3.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废水设置简易沉淀池收集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 (2)工程施工时尽量安排在非雨天进行施工,开挖边坡在雨天用苫布进行遮盖,施工场地雨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区洒水降尘或排入周边沟渠,将场地汇水对周边水体的影响降至最低。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安排施工方式,控制环境噪声污染; (2)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严格限制或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 (3)合理安排工期,严格控制施工时间。若因工程要求须夜间施工,则应当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并征求当地群众意见,且做好防护措施; (4)强化项目施工期间环境管理,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缩短施工工期。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可回收部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运至市政部门制定的地点消纳处理; (2)施工人员主要租住当地的居民房屋,生活垃圾与当地居民的垃圾一起处理。 二、运营期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综合楼食堂油烟经抽油烟机收集后引至楼顶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雨污分流,雨水经收集后排出站外; (2)食堂含油废水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共同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标准后回用于站区绿化。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储能站内的电器设备均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降噪措施,同时厂界设置围墙阻隔。 4.电磁污染防治措施 (1)储能站内电气设备应采取集中布置方式,选用具有低辐射、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 (2)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尽量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 (3)对大功率的电磁振荡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密封机箱的孔、口、门缝的连接处;控制箱、断路器端子箱、设备的放油阀门及分接开关尽量布置在较低场强区,以便于运行和检修人员接近。 (4)在危险区域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并做好警示宣传工作,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图文标志。 (5)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减少设备损坏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 (6)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垃圾由储能站垃圾箱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2)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定期交由电池厂家回收或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3)化粪池、污水处理设备污泥清掏后用作植物肥料; (4)废铅酸蓄电池、变压器油经收集后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暂存至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对储能电站内及四周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 ②强化对站内工作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管理,禁止滥采滥伐和捕猎野生动物,避免因此导致的周边自然植被破坏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 号)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存放、运输和处理处置。 (2)设主变事故油池有效容积为60m3,并进行防渗处理;加强管理,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严防漏油事故影响区域周边环境。 (3)站区设置监控系统,避免事故发生,并按相关规定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